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桂航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肩负起时代的光荣使命,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教师张勇:少年强,则国强。五四运动后一百多年的今天,当代青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习总书记的回信对中国航天的成就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也对航天青年的未来提出了新的期许。我作为桂航教师中的一员,定不负总书记所托,发扬航天精神,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航天精神融入课堂,践行我校航天品质育人的要求,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机电工程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教师石世杰:习总书记给航天青年的回信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期望。习总书记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继续奋斗。作为航天青年,我们应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努力攻坚克难,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航天院校的教师,我们应以培养下一代航空航天青年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认真讲好每一堂课,鼓励同学们立志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宝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不断地创造出来越来越多的航天奇迹。作为一名航天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对航天青年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教育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将我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鼓励广大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教研室主任姚钘:从东方红到神舟,从嫦娥到祝融,从天宫到天问,中国航天60年风雨兼程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奇迹,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以及航天人排除万难、一代代的接续奋斗,而青年永远都是这一代代奋斗的主力军。从火遍全网的“北京明白”小哥到火箭“方向盘”、卫星“生命之源”设计师,年轻的面孔们已然接过接力棒,像一颗颗螺丝钉牢牢固定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船”上。正如习总书记回信中所说,航天青年正在不断创造着中国航天新的历史。作为一名航空航天专业的青年教师,我深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负责人王建琦: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给中国人民在勇攀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注入活力。作为航天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航天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中,为祖国培育航天英才,在奋力实现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中奋发有为、再立新功。作为党员,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不负习总书记嘱托,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自己的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张学会:习总书记的回信表达出了鼓舞、激励和希望。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和使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继续引导青年大学生牢记教诲,不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品格高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教研室主任李林永: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从习总书记给广大航天青年的回信中,我亲切的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以及对广大航天青年的殷切希望。回顾历史,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是在党和国家以及广大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奋斗而来的。作为新时代航天高校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要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教学当中去,做好2022世界杯32强抽签结果
的传播工作,培养一批又一批继承航天精神的毕业生,在航天领域及相关领域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师王明春:作为飞行器动力工程的专业老师,应通过航空2022世界杯32强抽签结果
培养学生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热情,培养学生愿意踏入航空领域从事相应工作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情怀,进而产生扎实学习、投身航空事业的动力,同时还应激励学生不断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航空航天战略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明白航空航天工程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
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杨远惠: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勇敢追梦,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汗水。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奋勇前进!
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生陈邦: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我更加坚定了逐梦航天的步伐。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希望能够早日成为一名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学习,向战斗在一线的广大航天人学习,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在接下来的研究生阶段,我将继续夯实专业知识,带着空天报国的志向,向着星辰大海奋勇前进,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2019级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学生谢荣甲:作为一名大学生团员,我备受鼓舞。恰逢五四,我们在回顾历史、铭记历史的同时,还应勇于创新,用自身不懈的努力去开辟一条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在习总书记的嘱托下我们会加倍努力,牢记校训,并向团旗宣誓,以青春之名,谱写盛世华章。青春向党,奋斗未来;坚守理想,砥砺前行。
汽车工程学院学生梁丽婷:航天先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用无怨无悔的忠诚谱写赞歌,用攻坚克难的决心一往无前,用严肃求实的作风开创佳绩,展现了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向战斗在一线的广大航天青年学习,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2019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宁凡:青春是朝阳,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回应习总书记号召与期盼,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成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潘俞桦:我新时代青年应该自立自强,勇于创新,为祖国的发展,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代又一代航天精神的传承,新时代中国青年也会担起重任,挑起架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外语外贸学院学生王骞苹: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人民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勇往直前。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谭金正:忆往昔,前辈航天人在艰苦中开拓进取。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向青年榜样学习,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勇拼搏、勇攀高峰!
理学院学生陈锦梅: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激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全心全力投入学习工作当中,继承一代代青年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不负韶华,不负梦想,不负总书记的信任与期待。
信息来源:宣传部综合
审核:周婕 | 编辑:魏思雨